repo是什么意思(repo是什么意思饭圈怎么读)

repo是什么意思(repo是什么意思饭圈怎么读)

“学”字专场,我是冲着头一个节目《学叫卖》去的。

看到大通发出来的节目单,我立刻想起了2004年德云社的那场学大小买卖吆喝。

张云雷唱的《卖药糖》,歌声振林樾;烧饼胖乎乎,笑得很可爱。

那时候张云雷还是小小辫儿,烧饼还是小胖孩儿,邢文昭张文顺还精神矍铄,没人知道后来德云社会有许多离散艰难。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老郭的云鹤九霄,个个神采飞扬潇洒肆意,还是那些货声,还是那个腔调,还是那个德云社。

可又不是那个德云社。

现在的德云社人才济济,再不复当年走几个人就伤筋动骨的窘境。

老郭了不起,他的确把德云社开成了相声行业的富连成,开枝散叶,传宗接代。

“学”字专场质量很高,高到每一个节目都够攒底的水平。

看一个我就觉得票钱值了,然而这一场一共有六个!

还有大返场!

行了,不用你们退我二十块钱了,我补你们二十吧。

《学叫卖》很热闹。

李云天以说书的形式开场,演员们依次拿着实物道具上来,卖啥唱啥。

唱得好不好我已经不知道了,我的注意力全部堆敏捷,躲!

躲菜,躲葱,躲糖!没躲过糖葫芦

继续躲,躲奶酪,躲火龙果,躲西瓜(这个没扔),躲包子(这个也没扔)!

我恶趣味地想王霄颐要不要扔十三香,最好那十三香还没包严实……

要不怎么说小园子里欢乐多呢?现场的快乐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啊!

第二个节目是于子淇和李赟霖的《学跳舞》。

他俩演得挺好。

老郭是好领导,爱才,肯教,能容得下员工的错误。

对现在的德云社来说,于子淇并不重要,连字都没给,就算不把他留下来也没人能说老郭做得不对。

但是于子淇留下来了,还到了四队。

年轻人多磨炼吧,不要辜负了这个平台,也不要辜负师长给的机会。

没指望你大红大紫,以后怎么回报德云社,唯愿你不忘初心,永远记得那个单身赴京学相声的小男孩。

别辜负了他。

第三个节目是王霄颐和陈九品的《学声时代》。

王霄颐这孩子,挺特殊。

他让我觉得,也就是现在的德云社会有这样的年轻相声演员

以前老郭还得卖力气招揽观众的那些年,不会有。

王霄颐比观众更享受相声带来的快乐。

这种幸福愉悦感,以前很少在相声演员身上看到。

因为长期的地位低下,相声演员大多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

王霄颐却总是怡然自得。

我很期待王霄颐后面的发展,更期待他能给相声、给相声演员的心态变化带来一定影响。

也许,会另有一番天地呢?

四队不愧是少班主的班底,人才储备和队伍建设相当厉害。

名义上的队长是阎鹤祥,实际上的队长是杨鹤通,培养中的干部是王霄颐,现在又来了个能干事的张鹤帆

阎鹤祥对德云社的影响,远比他展示出来的、大众看到的深远得多。

看出王霄颐这场是新活了,新得嘴跟不上词儿,还偷偷摸摸看小抄,哈哈。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那一次吃螺蛳,没有那两次看小抄,我压根没察觉出来这是新活。

了不起!

第四个节目是张鹤帆和李斯明的《学好不容易》。

活攥弄得好,演得也好。

尤其最后一段套的《康熙王朝》的经典台词,虽然张鹤帆是看着扇子上的小抄念的词儿,但是难为他还能保持住情绪,念得慷慨激昂抑扬顿挫。

我昨天笑得最畅快的几处,都是张鹤帆逗的。

现在有点模糊,不太能想得起来我到底乐什么,但是当时,我的确笑出了眼泪。

倒二是杨鹤灵和吴霄泽的《学新潮》。

他俩发挥稳定,挺好看的。

但是前面有《学声时代》和《学好不容易》,相比之下,《学新潮》稍微逊色了那么一点点。

底活是个群口,张鹤帆、于霄伟和李云天的《学霸的烦恼》。

挺热闹,但节奏不好,有的地方乱,有的地方拖沓。

倒是挺适合小剧场,起码热闹劲儿有。

如果以后还要上这活,那还得多磨磨。

总体来说,“学”字专场非常好。

四队为了这场到底准备了多久,下了多大功夫?

杀疯了都。

看了“学”字专场,我很满意、很高兴、很过瘾。

我更敬佩老郭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百折不回的勇气和对相声永不减退的热爱。

因为热爱,老郭才倾尽心力打造了德云社这个平台,让越来越多有学问、有文化、有审美、有格局的年轻人进入到相声行业,让几近衰落的相声再一次兴旺起来。

这些年轻人会带给相声什么变化,我很期待。

郭老师,你没白为儿孙做马牛,你的儿孙都出息了。

了不起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cloud@ksuyun.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zhangjy.com/59794.html